-
蚌山区创新预算管理四法 优化营商环境促招商
蚌山区通过实施“加减乘除法”强化预算绩效管理,精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,提升公共服务效率,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投资环境,助力绩效目标稳步落实。该举措涵盖管理服务强化、项目精简整合、效应倍增发挥及风险清理防控,确保财政资金高效使用,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 一、蚌山区在管理服务上实施“加法”策略,全面优化预算绩效指导体系。通过组织多轮培训会,深度解读政策内涵,强化工作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解与执行力。针对重点申报项目单位,采用专人一对一督导模式,从申报初期全程辅导,及时修正问题并现场完成申报流程。这一系列精细化服务提升管理水平,确保申报目标科学可行,为后续财政资源配置奠定基础。整个流程于指定年份顺利完成覆盖所有预算单位的申报工作,体现精准高效的服务宗旨。 二、蚌山区在项目申报上推行“减法”举措,大力压减非必要支出。各部门结合实际需求,严格甄别并合并一般性和基础性项目,精简无效环节。通过结构性优化,显著减少重复申报现象,推动资源配置集中于关键领域。这一整合优化过程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集约度,避免资源浪费。项目实施后,项目申报总量显著下降,反映预算管理从粗放向集约转变,符合国家提质增效的财政改革导向。 三、蚌山区在效应发挥上运用“乘法”机制,撬动财政资金高效收益。秉持“谁申请资金,谁设定目标”原则,明确四大要求:目标指向清晰、指标量化精准、方案切实可行、资源匹配合理。通过科学设定绩效目标,激发各部门内生动力,提升项目执行效能。这种机制使财政投入产生倍增效应,强化资金使用效益,如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,支持招商引资生态建设。 四、蚌山区在风险防控上开展“除法”行动,清理低效隐患确保稳定性。针对潜在绩效偏差项目,建立动态监测体系,及时排查并剔除无法达标或重复内容。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机制,强化风险预警,维护预算执行的完整性。这一举措清除资源配置障碍,保障整体绩效目标平稳落地,体现财政管理的底线思维。整个流程于指定年份系统推进,实现全周期安全控制。蚌山区“加减乘除法”协同发力,形成闭环管理链,助推区域经济在财政高效支撑下持续进步。
2025-07-02
-
蚌埠市蚌山区聚力构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新生态
蚌埠市蚌山区聚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,通过强化招商引资、优化产业集群和要素服务等举措,显著提升产业承载能力。目前,全区已成功规划建设多个专业化产业园,有效支撑中小企业创新发展,并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。 一、产业空间拓展与高效规划 蚌山区着力扩展产业承载空间,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。高标准规划建设了蚌埠(苏州)低碳智能产业园和蚌埠(深圳)显示产业园,两大园区总面积显著,新增标准化厂房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落地需求。在园区规划中,蚌山区注重与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先进地区协作,引入低碳智能和显示技术前沿标准。通过系统布局标准化设施,实现从厂房建设到产业链条的逐步完善。这一举措进一步优化了区域产业布局,为高附加值企业提供高效承载平台。 二、产业集群培育与龙头企业引领 蚌山区持续强化“双招双引”策略,突出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行,推动龙头企业发挥关键作用。支持海勤科技等细分行业领军企业扩大规模,打造了以富创通科技、高美福电子为核心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。在产业集群建设中,蚌山区围绕显示产业上下游链条部署多个高值项目,聚焦技术升级和市场辐射能力提升。截至目前,显示产业重大项目顺利推进,带动产业链整体发展。区域通过政策集成和服务保障,促成显示产业集群从初具规模迈向成熟壮大,夯实了产业生态基石。 三、要素保障与便企服务深化 蚌山区全面强化要素服务,优化土地、金融等资源供给。设立土地利用报批中心,高效完成土地组卷报批,并通过盘活闲置用地显著增强土地效能。在金融服务方面,蚌山区级累计为企业提供委托贷款或担保支持,重点培育德诠新材料、天成科技等企业推进上市准备,打造多维融资通道。为深化便企服务,在园区设立工招园办公室,推行上门服务模式,实现办事业务全园区覆盖。这一系列服务创新有效破解企业发展壁垒,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企业,为产业园区整体效率提速增效。 蚌山区通过系统化举措持续优化产业园区发展环境,未来将立足长三角协同定位,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磁吸效应,推动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转型。区域要素服务与集群培育的深度融合,将为蚌埠市产业升级提供示范支撑,助力地方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。
2025-07-02
-
【2022年蚌山区招商】蚌山区 “三个创新” 驱动产业升级: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雁阵格局
蚌山区 “三个创新” 驱动产业升级: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雁阵格局 一、创新集群培育:头雁引领与雁阵协同 蚌山区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为核心,构建 “头雁引领、群雁齐飞、雏雁成长” 的产业发展格局。2021 年,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3 家,总数达 68 家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升至 45%。在 “专精特新” 企业培育方面,新增市级 3 家、省级 2 家,海勤科技等企业在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,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。 二、创新载体建设:产学研合作与平台赋能 蚌山区积极对接省内外创新资源,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 55%。其中,天成科技与中科院合作开展 “高性能生物降解材料研发” 项目,德诠新材料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 “高分子材料联合实验室”,累计落地产学研项目 5 个,实现 3 项科技成果产业化。全区现有省级研发机构 3 个、市级 3 个,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。 三、创新生态优化:政策扶持与服务升级 为激发企业创新动能,蚌山区出台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励办法》,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最高 20 万元奖励,对研发投入超千万元的企业给予额外补贴。2021 年,全区累计发放创新扶持资金超 500 万元。同时,建立 “企业服务专员” 制度,为晟光科技等重点企业提供技改项目全程代办服务,推动 18 万张 LCD 显示模组等 4 个技改项目顺利实施,累计完成投资超 3 亿元。
2022-05-12
-
【2022年蚌山区招商】蚌山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:“四聚焦”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
蚌山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:“四聚焦”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、聚焦双招双引:产业链精准招商成效显著 蚌山区创新实施 “驻点招商 + 委托招商” 模式,由县级干部带队赴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地开展招商活动。2022 年,成功引进奥源电子、航空发动机叶片等 7 个亿元以上项目,总投资超 50 亿元。其中,崧智智能装备制造项目从对接至签约仅用 45 天,刷新了项目落地速度。 二、聚焦产业集群:三大战新产业集聚发展 蚌山区重点培育新型显示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,集聚诺菲纳米科技、富创通科技等 17 家核心配套企业。2021 年,三大产业产值同比增长 28%,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 55%,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。 三、聚焦头部企业:精准扶持培育行业龙头 蚌山区出台《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》,对首台套装备、科技研发等给予最高 500 万元奖励。2022 年,为海勤科技等企业申报项目资金 1600 万元,支持天成科技获评国家专精特新 “小巨人” 企业。目前,全区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3 家、省级 12 家。 四、聚焦服务优化:全周期保障项目落地 建立 “一个项目、一个专班、一抓到底” 的服务机制,为项目提供从签约到投产的全周期服务。例如,为航空发动机叶片项目协调解决用地指标、环评审批等问题,推动项目提前 3 个月开工建设。2022 年一季度,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 35%,增速居全市前列。
2022-05-12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